03 国际商务中心岗位任务及素质要求

来源:编辑:2016-04-12

国际商务中心岗位任务及素质要求

一、国际商务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

从行业企业的调查汇总资料显示,国际商务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主要为:货运代理、报关报检、单证管理、客户服务等(见图表)。除以上与本专业关系比较密切的岗位外,各公司中,还有高职校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如文秘、档案、客户服务、统计、配额管理员等。

 

图表 :国际商务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


二、主要岗位群的岗位职责及技能要求

1、单证管理

该岗位群的岗位职责是负责运单、保单、出口单证填制等。所需基本技能:能熟练操作相关电脑软件,能熟练填制和审核单证,能快速进行中英文录入。

2、跟单管理

该岗位群的岗位职责是以客户订单为依据,跟踪产品,跟踪服务运作流向。所需基本技能:能熟练操作相关电脑软件,能熟练计算报价单、验签订单 、填对帐表,能快速进行中英文录入。

3、销售管理

该岗位群的岗位职责是负责在全球范围寻找客商,了解市场需求行情,制定经营方案,从而进行贸易谈判、签订合同最终收汇、结汇等。所需基本技能:能熟练地使用英文进行国际贸易业务处理,能熟练操作相关电脑软件,能协调各方关系。

4、报检管理

该岗位群的岗位职责是审核单证、报检、协助打包、装箱、登记出运后的核销单等。所需基本技能:能熟练操作相关电脑软件,能进行报检业务处理,能快速进行中英文录入。

5、货运代理

该岗位群的岗位职责是负责审核单证,办理托运、订舱等相关业务;办理保险业务,制作相应单据;作好货运代理的质量服务记录等;所需基本技能:能熟练操作相关电脑软件、能熟练办理托运和订舱业务,能快速进行中英文录入。

三、各岗位从业人员的需求分析

1、单证人员

在国际贸易实施过程中,每一环节,都要通过各种单据凭证来维持,外贸企业对单证员的需求较大。由于单证员操作技能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外贸业务结汇的时效和成败,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从事外贸业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大中专学生进入外资企业、货运代理公司等从事外贸工作,一般都从单证操作员做起,求职前最好先获得单证员证书。

2、跟单人员

跟单员是业务员,他的工作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订单,而是要主动的进行业务开拓,对准客户实施推销跟进,以达成订单为目标,既进行业务跟单,因此,外贸企业对跟单员的需求也非常大。跟单员操作技能及质量的高低对外贸企业的运作过程起着举无轻重的作用,所以跟单员必须熟悉进出口贸易的实务和工厂的生产运作流程,在求职前最好先获得跟证员证书。

3、报检人员

随着外贸业务量不断增长,对持证报检员的需求不断增大,在未来三年内,对通过国家“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获得报检员资格证的报检员,需求量将大大增加,报检员的职业前景很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规定,2005年6月30日之前,未获得报检员资格证书的人员将不得从事报检业务。

4、报关人员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报关从业人员提供了巨大的就业空间。据报关行业协会推测,未来几年内,就业市场对报关员的需求将有数十倍的增长。为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秩序,保证海关监管任务的完成,国家对报关从业人员有准入资格条件限制,因此,要成为报关员,须先获得专业资格证书。

5、货运代理人员

目前全国货运代理持证从业人员数量远远小于将来的需求,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国际贸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高职生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生具有较强的实用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与社会需求结合密切;高职生心态稳定,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高职生经过引导容易将自己个人的命运融入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中;高职校对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度;企业使用高职生的用工成本较低;所以,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四、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指导思想

五年制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具体的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         设置原则:

本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以下原则:

本专业人才培养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指南、以用人单位满意为宗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国际商务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取得本专业的跟单员、单证员等有关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从事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  招生对象、学制与办学层次

1.         学制:基本学制为五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2.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3.         办学层次:五年制高职教育。

(四)  职业面向

主要就业岗位面向:具有国际商务活动的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驻华外国商社、中外金融保险机构、涉外宾馆饭店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外贸销售、外贸制单、进出口货物报关、涉外商务代理、货运代理、船务代理、涉外商务咨询、商务文秘和其他涉外商贸服务工作。

次要就业岗位面向:具有国际商务活动的各种企事业单位。

其他就业岗位面向:各种具有商务活动的中、外资企业和事业单位。

(五)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I.              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文化基础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四个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能力:

1)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原理的能力。

2)知法、懂法,分辩合法性和违法性的能力。

3)观察和分析能力,能认识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解能力。

4)辨别是非、抑制错误思想的能力。

5)自觉性、使命感、责任感。

6)学习能力。

7)职业修养。

2、身体心理素质能力:

1)自我体育锻炼能力

2)心理调节能力

3、文化基础素质能力:

    1)专题发言的能力。

    2)撰写财经应用方面的报告和信函能力。

    3)英语阅读、听、说、写作能力。

    4)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中英文处理能力。

    5)情报信息资料检索能力。

    6)点钞、开票、真假币鉴别能力。

    7)计算技术能力。

    8)阅读财经制度文件能力。

     4 专业业务素质能力包括:

    1)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理解运用能力。

    2)熟悉和运用财经专业计算技能工具。

3)了解国际商务工作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

4)了解国际商务中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环节和具体运作,包括组织货源、签订合同、报关报验、安排运输、制单结算等。

5)具有较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较好地用外语进行商务洽谈,能熟练地处理商务函电、合同和单证。

6)具有国际汇兑的基本知识和经济核算的基本技能。

    7)具有较强的对国家财政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分析理解能力。

    8)了解和初步运用国际通行的财经惯例能力。

9)本专业所具备的公关能力。

II.              证书要求:

    1、必备专业技能目标

    1)中英文打字: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录入员证书。

    2)英语:取得国家公共英语等级鉴定二级证书或江苏省英语中级证书。

3)计算机:取得全国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4)职业资格证: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或电子商务师或物流师或营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5)书法:达到校内书法等级二级。

2、鼓励专业技能目标

1)会计上岗证。

2)会计电算化证。

3)驾驶员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