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物流信息技术项目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技术项目课程标准
一、标题
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
二、适用对象
中职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涵盖到中职;
1)突出实用性。以物流专业为主线。按照现代物流的业务流程,将流程中的某些环节及工作场景作为授课内容的题材,把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
2)强化技能性。以强化物流管理操作技能为目的。从业务活动实际出发,让学员掌握专业所需的技能。不仅仅是学会操作计算机,而是学会让计算机如何为物流管理服务。
3)提高灵活性。在教学中随时掌握学习进度,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的兴趣。
四、参考课时
72课时
五、总学分
4学分
六、课程目标
1、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是以物流公司的业务管理为主线,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办事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协作和团队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树立面向社会、深入实际的择业观。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紧密联系公司实际,在掌握物流公司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熟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的使用,达到熟练利用信息系统管理物流过程的能力。突出对学生办事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与人协调合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2、学生能力培养定位目标
(1)通过小组独立工作,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办事能力
(2)通过分组实训,培养学生与实训小组内部成员的分工和协作能力
(3)使学生具备在物流公司各个岗位都能熟练使用电脑处理业务的能力
(4)通过学习和实训,使学生掌握物流公司业务流程和各部门岗位的职责认
知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七、设计思路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组建实训小组,参加项目教学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工作任务,目的是训练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与同事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实训时,把学生分成小组,将模拟物流公司的业务由学生小组自己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主要都由学生小组自己负责。
八、内容纲要
项目一:实验准备
(一)适用对象:中职
(二)参考课时16
(三)学习目标
学生在系统内注册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公司信息、以及联系方法。注册完后教师通过认证后即可登录系统进行试验
(四)工作任务
模块一 用户注册
课时:2
模块二 初始产品设置
课时:2
模块三 加盟物流信息平台
课时:2
模块四 加盟仓储中心
课时:2
模块五 加盟运输配送中心
课时:2
模块六 申请银行账户
课时:2
模块七 申请信用认证
课时:2
模块八 注册成为国际货代中心用户
课时:2
项目二:信息平台实验
(一)适用对象:中职
(二)参考课时10
(三)学习目标
电子商务B2B交易平台,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学生分别作为买方和卖方,在网上选购商品、洽谈订单、商定合同然后买方将订单转换为入库订单,卖方转换为运输订单,然后进行第三方物流的流程操作
(四)工作任务
模块一 网上交易市场
课时:2
模块二 商业机会
课时:2
模块三 企业黄页
课时:2
模块四 车场信息
课时:2
模块五 货场信息
课时:2
项目三:仓储实验
(一)适用对象:中职
(二)参考课时12
(三)学习目标
学生申请加盟仓储管理中心后,教师在后台根据已有仓库为学生分配库区,学生登入仓储管理中心后,看到的信息即是在自己拥有的库区中的管理信息;基础信息设置主要在本库区内设置货架,然后在货架上设置库位,所有的设置信息基于库区的体积
(四)工作任务
模块一 基础信息设置
课时:2
模块二 入库操作
课时:2
模块三 出库操作
课时:2
模块四 改装加工
课时:2
模块五 库存查询
课时:2
模块六 仓库费用
课时:2
项目四:运输配送实验
(一)适用对象:中职
(二)参考课时14
(三)学习目标
进行运输路线的设置;每个运输配送中心都可以根据本中心情况设置运输路线,路线的起点为本运输配送中心所在城市,终点是教师在管理后台设置的某一省份所有城市中的一个,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可以设置节点,即在路途中经过的城市,以便对车辆进行配载
(四)工作任务
模块一 基础信息设置
课时:2
模块二 订单管理
课时:2
模块三 运输管理
课时:2
模块四 车辆管理
课时:2
模块五 零担运输
课时:2
模块六 报表查询
课时:2
模块七 客户服务
课时:2
项目五:国际货代实验
(一)适用对象:中职
(二)参考课时8
(三)学习目标
对整个货代系统的基础数据进行设置,包括在其他部分操作时调用的一些基础数据。主要数据有船只船期信息、费用类型、对象信息、地区港口信息等。基础设置完成后,货代工作里的各种单证大多数据都是从设置的基础数据里调用,这在操作部分实验的时候可以很好的联系起来,基础数据里包含了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如国家地区信息,包含了世界上239个国家和地区信息,具体的数据信息将在数据说明里详细讲述
(四)工作任务
模块一 基础设置
课时:2
模块二 操作
课时:2
模块三 报价管理
课时:2
模块四 财务管理
课时:2
项目六:综合流程实验
(一)适用对象:中职
(二)参考课时10
(三)学习目标
对整个物流系统的数据进行设置,包括在其他部分操作时调用的基础数据。
(四)工作任务
模块一 整体流程
课时:8
模块二 综合分析考评
课时:2
九、技能考核要求
1、通过国家物流师考试(四级)中信息操作相关的技能
2、学生学会课程目标中的全部要求
十、实施建议
教学方法: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角色轮换。
2、以现场讨论,交流,演练为辅
3、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1、采用奥派物流软件模拟训练;
2、使用定做的计算机网络物流信息系统,让学生实训;
3、交流与操作相结合的动态式教学。
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法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教学安排:
1、在正常教学的课表中安排相关课程,并且尽可能使课时安排相对集中。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在学期中统一安排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
3、在考证之前安排相关的课程强化时间进行训练。
师资队伍:
本课程需要掌握物流相关知识并且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的比较好的专业教师进行任教,同时相关教师需要对相关物流奥派软件进行必要的培训,要求有比较高的教学基本功。
十一、教学条件
本课程采用课程组自编的教材,进行奥派物流软件教学自编《物流信息系统教程》。打破传统教学体系内容,按照企业物流活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将物流过程划分为:接单、验货、调度、发车配送、验收几个主要物流业务环节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策划,以此作为素材进行教材核心内容的编写。
十二、学习评价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克服了目前物流管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程内容枯燥和教学方式呆板的弊端。教学效果有渗透力,不仅让学生学到相关知识,更要促使学生的工作协调能力、业务技能、合作意识、思维方式等工作技能全面提高,增强以后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十三、说明
1、本课程的建设是基于学校的软硬件基础进行的,学校于2005年购置了奥派物流实践平台,并相应建设了物流核心计算机房,同时通过校本培训和企业培训使专业教师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该软件系统的应用。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课程改革的影响逐步凸现,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较高,在终端考核——物流师考证中也验证了这一成果。
2、本课程总学时数为72学时,具体分配建议如下表。
序号 |
项 目 |
课 时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1 |
项目一 实验准备 |
4 |
12 |
16 |
2 |
项目二 信息平台实验 |
2 |
8 |
10 |
3 |
项目三 仓储实验 |
3 |
9 |
12 |
4 |
项目四 运输配送实验 |
4 |
10 |
14 |
5 |
项目五 国际货代实验 |
2 |
6 |
8 |
6 |
项目六 综合流程实验 |
|
12 |
12 |
7 |
机动 |
|
|
|
10 |
合计 |
15 |
47 |
72 |